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悼丁君

鲁迅 鲁迅〔近现代〕

如磐夜气压重楼,剪柳春风导九秋。
瑶瑟凝尘清怨绝,可怜无女耀高丘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黑夜像磐石一样压着层层高楼,吹拂柳枝的春风却引来肃杀的秋天。
琴上积尘而清丽幽怨的曲调断绝了,可惜不再有女作家来光耀文坛。

注释
丁君:即丁玲(1904-1986),原姓蒋,名炜,字冰之,笔名丁玲,湖南临澧人,著名现当代女作家。
如磐(pán):磐,大石头。如磐,沉重的样。重(chóng)楼:重,重叠,层叠。重楼,层楼,高楼。
导:引导。九秋:指秋季九十天,意为肃杀。
瑶瑟(sè):瑟,古弦乐器。瑶瑟,亦称锦瑟,用珠玉装饰的瑟。凝尘:尘封。清怨绝:唐·韦庄《章台夜思》:“清瑟怨遥夜,绕弦风雨哀。”即清凄哀怨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丁玲的有个性的写作才华和对进步文化的热忱,使鲁迅很是赏识。1933年5月14日,丁玲在上海寓所被捕,六月谣传她已被害(事实上并没有遇害)。鲁迅听到谣传后,便做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林伟.鲁迅诗歌注析:浙江大学出版社,2014年:130-131页

赏析

  首句“如磐夜气压重楼,剪柳春风导九秋”描写了当时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对进步文化打压的气氛。夜气沉沉,像大石头般的沉重,仿佛要压塌了重重的高楼;春天刚刚逝去,那曾吹出柳叶的春风去却直接把大地导入了萧瑟的秋天。对当时的文化统治气氛的描写,鲁迅在写给友人的信中,也是通过如诗中所表现的这样的手法,通过对天气的描写来隐喻,如在1933年6月18日致姚克的信中说:“近来天气大不佳,难于行路,恐须蛰居若干时,故不能相见。”“又在同日致曹聚仁的信中说:“近来的事,其实也未尝比明末更坏,不过交通既广,智识大增,所以手段也比较的绵密而且恶辣。”透过作者鲁迅在诗中描绘的场景,可以感受到压抑和萧瑟的秋气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悼丁君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以形象的语言比喻国民政府统治的严酷,像巨石一般厚重的夜气压抑着层层高楼,使之感到窒息;次句是说国民政府对进步文艺的迫害像肃杀的秋天一样;后两句暗喻丁玲遇害,再也没有人能写出她那清丽优美的文章。全诗沉郁悲愤,用典自然贴切,哀悼之情深沉绵长、感情真挚,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之情;此诗在语言上化用屈原的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中的意象和辞句,显得文辞典雅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四言诗·祭母文
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
呜呼吾母,遽然而死。
寿五十三,生有七子。
七子余三,即东民覃。
其他不育,二女二男。
育吾兄弟,艰辛备历。
摧折作磨,因此遘疾。
中间万万,皆伤心史。
不忍卒书,待徐温吐。
今则欲言,只有两端:
一则盛德,一则恨偏。
吾母高风,首推博爱。
远近亲疏,一皆覆载。
恺恻慈祥,感动庶汇。
爱力所及,原本真诚。
不作诳言,不存欺心。
整饬成性,一丝不诡。
手泽所经,皆有条理。
头脑精密,劈理分情。
事无遗算,物无遁形。
洁净之风,传遍戚里。
不染一尘,身心表里。
五德荦荦,乃其大端。
合其人格,如在上焉。
恨偏所在,三纲之末。
有志未伸,有求不获。
精神痛苦,以此为卓。
天乎人欤,倾地一角。
次则儿辈,育之成行。
如果未熟,介在青黄。
病时揽手,酸心结肠。
但呼儿辈,各务为良。
又次所怀,好亲至爱。
或属素恩,或多劳瘁。
大小亲疏,均待报赍。
总兹所述,盛德所辉。
必秉悃忱,则效不违。
致于所恨,必补遗缺。
念兹在兹,此心不越。
养育深恩,春辉朝霭。
报之何时,精禽大海。
呜呼吾母,母终未死。
躯壳虽隳,灵则万古。
有生一日,皆报恩时。
有生一日,皆伴亲时。
今也言长,时则苦短。
惟挈大端,置其粗浅。
此时家奠,尽此一觞。
后有言陈,与日俱长。
尚飨!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金缕曲·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

梁启超〔近现代〕

丁未五月归国,旋复东渡,却寄沪上诸子。

瀚海飘流燕,乍归来、依依难认,旧家庭院。惟有年时芳俦在,一例差池双剪。相对向、斜阳凄怨。欲诉奇愁无可诉,算兴亡、已惯司空见。忍抛得,泪如线。
故巢似与人留恋。最多情、欲黏还坠,落泥片片。我自殷勤衔来补,珍重断红犹软。又生恐、重帘不卷。十二曲阑春寂寂,隔蓬山、何处窥人面?休更问,恨深浅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胡岐兄妹

佚名〔近现代〕

  胡岐兄妹,少孤。母以织席为生。及兄妹长,母病不起。兄妹相约:兄外出营生,妹于家侍母。邻有刘三者,欲图胡妹,妹斥之,遂怀恨于心。刘传言其兄,状其诸不孝事。兄亟反乡省之,值母卒,乃责其妹曰:“吾与汝二人,无母则无以成人,尔何为不孝?”妹涕曰:“无有是事,冀兄询诸邻里。”邻里皆曰:“汝妹至孝,举乡皆知,其有人诬之。”胡岐具言实情,众谴刘三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